日期:2025-08-06 05:02:05
要想整治内卷式竞争,仅仅是关注企业端还不够。
最近几天,关于竞争的消息,可谓是接踵而来。
自从7月1日,国家发布反内卷以来,动作可以说是非常多,并且在各行各业都已经轰轰烈烈展开了。
在汽车行业,目前已经要求车商把对供货商的付款期限压缩到60天,并且进一步限制4S店压库存。
在外卖行业,三大平台已经被约谈过两次。
而在能源行业,也不允许超产能生产,要压缩产能,减少供应,控制煤炭价格的下跌。甚至就连畜牧业,都要限制猪肉降价。
到了7月24日,国家进一步推出了价格法修正草案,公开征求意见。其目的,就是为了整治降价,以后谁违背价格法的规定,胡乱降价,谁就有可能存在违法行为了。
最近这段时间,一系列限制降价不允许企业过度竞争的动作,都传递了国家要动真格的信号。这当然是好事情,今天国内各行各业的内卷,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地步。
猪肉价格降到了十年前,汽车价格就更不用说了,直接卷到了天边;就连饮食餐饮价格,也回到了十年前,甚至还更便宜。
更离谱的是,现在就连去网吧,价格都要比十年前便宜。
如此离谱的内卷,如果不整治,其后果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。
首先我们要明白,企业为什么要卷价格?
第一个因素肯定是同质化,现在餐饮汽车咖啡猪肉,几乎都是一个样,没什么新意的情况下,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很容易演变成价格的竞争。
其次,就是过剩。现在全国的奶茶早就过剩了,餐饮也是一样,大量的就业不好选择开店创业,结果导致餐饮行业涌进来大批竞争者,在用餐人数有限的情况下,降价也是活下去的唯一办法。
汽车能源猪肉,几乎都是这样,因为太多了,企业为了去库存,降价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但降价这个行为本身,对经济有什么影响?
对消费者来说,东西更便宜了,看起来是好事,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好。因为企业没利润,只能降本增效,其结果就是企业人力优化,或者降薪,企业赚不到钱,这就导致员工收入下滑,员工没钱,消费又会进一步降低,形成恶性循环。
所以,我们要打击降价打击过度竞争。
但第三个企业卷价格的原因还在于,今天的消费者对价格实在是太敏感了。不说竞争同质化,哪怕一家企业的产品竞争存在差异化,但今天消费者也不管那些,只要价格足够低,我就买你的产品,因为消费端的变化,反过来导致了企业端的降价求存。
这件事本身,非常不好。
一些大企业,仗着自己手里资金充裕,试图卷死同行,然后自己垄断市场。而小企业呢?由于缺钱,没有规模效应,反而容易活不下去,那怎么办?只能咬牙跟着降价。
而今天我们反内卷,遏制企业过度竞争,其逻辑就是从生产端入手,先去产能,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,从而拉高产品价格,让PPI带动CPI。
只有产品价格上来了,企业有利润了,员工才有工作和收入上涨的可能性。
不过问题也客观存在。
大企业好管理,多谈谈总能够约束内卷,约束价格战的。
但小企业怎么办?个体户怎么办?
我开了一家餐馆,比周边价格都便宜,这种情况你要如何约束?
你要我涨价,过去便宜虽然赚的少,但起码还有人来吃饭,还有赚的,现在涨价,都不来我这里吃饭了,我连赚的都没了。
而对大企业来说,缩减产能就意味着缩减人力,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,又应该怎么办?这也是一个大问题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始终需要明白的是今天这轮企业内卷潮,其源头到底是什么,其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。
如果搞不清逻辑,就无法对症下药,就容易出问题。
十年前,为什么企业不内卷?今天,企业为什么又拼命内卷?
这个问题弄不清楚,就很难对症下药。
答案想必很多人都清楚,也明白。十年前,人们消费不看价格,看品质,到处都在喊消费升级;今天,人们不看品质,更多看价格,所以今天这轮企业内卷潮,本质上,还是消费端出了问题。
所以,现在我们在企业端人为去涨价,能不能传导到消费端呢?
这个问题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
以我自己为例,这几天猪肉上涨了,过去十元一斤,现在十五元一斤,直接上涨了50%,对我来说,猪肉是刚需,我不可能不吃肉。但问题在于,因为猪肉价格上涨,平常我一次买一斤,现在可能一次只吃半斤。
你问我为什么,答案很简单,因为物价上涨了,但我的收入没有上涨。
价格上涨,需求量必然会下降,这是经济学中非常常识的一个基本需求理论。
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,物价上涨,我当然会减少消费,过去物价低,我还能够消费几次,现在物价上来了,我只能减少消费,这应该也算是常识。
这样的道理,显然我们也都明白。所以,这次整治内卷,不是简单的整治内卷,我们还要看到在整治内卷之前,我们做了什么。
没错,就是刺激消费。
在这轮反内卷之前,我们已经用国补、以旧换新,刺激了一轮消费,所以配合这次的反内卷,才能够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。
当然,今天最本质的问题还在于,要先让消费者有钱,有收入,才能够解决企业端的过度竞争问题。
在7月份召开的财经会议上,国家已经提到了,要采取措施打击“低价无序竞争”,还要淘汰落后产能,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向,未来也一定会取得效果。
而我们在关注企业端降价无序竞争的同时,也还要关注消费端的问题。今天的价格起不来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消费端出了问题,过去支撑居民财富增长的,除了楼市就是股市,要么就是工资。
只有居民有钱了,消费才能够跟进升级。
这是在企业过度竞争之外,我们还要看到的底层逻辑。
end.
股票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