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6-18 21:08:17
改写后的文章:
在您阅读本文之前,诚邀您点击关注,方便我们未来继续为您推送类似内容,也便于与您展开讨论与分享。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。
文|廖晓霞
编辑|t
黄海海战,作为中日历史上的第三次海战,是中日两国之间直接对抗的第三场战役。这场海战的失利,直接决定了甲午战争的最终走向,且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北洋水师,作为清朝海军的重要力量,这场战役的失败象征着这支强大舰队的彻底覆灭。
展开剩余85%尽管邓世昌等英勇将士为国捐躯,北洋水师的形象依然长期被世人误解。除了战争本身的直接后果外,我们还一直受到日本方面的误导。在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物刻画下,北洋水师被描绘成了一个军纪松散、管理混乱的集体,仿佛只是一个充满了关系户的“花瓶”军队。对于不了解真相的人来说,北洋水师就像是一个为“二代”子弟镀金的场所,士兵们只是来混日子的。然而,真相远非如此。
事实上,北洋水师拥有极为严格的军纪,士兵们的训练极为刻苦,每一名水师成员,都可以说是人中龙凤。北洋水师,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中最为庞大、最为强劲的舰队,刚成立时甚至在亚洲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。海军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:首先,士兵必须来自清白家族,身体健康;其次,他们必须识字,至少能够写出自己的名字。正因如此,北洋水师的队伍绝不会成为一群目无法纪的“兵痞”或“社会闲散人员”。
进入水师的士兵在经过严格筛选后,还需接受长达一年的专业训练,这段训练的课程内容包括英语、代数、地理、化学、力学、几何学等十五门课程,涵盖了现代海军必备的技能。这些课程充分显示了当时北洋水师的科学管理与训练的严谨程度。由此可见,北洋水师的士兵,无论放到任何时代,都是精英中的精英。
然而,关于北洋水师日常训练松懈、装备陈旧的谣言却早已流传开来。某些人甚至传出炮筒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,甚至说士兵们用炮筒晾晒衣物,训练中使用的炮弹还被称为“掺沙弹”。这些言论其实源自一本日本的地摊小说,小说中描绘了东乡平八郎参观北洋水师舰艇时发现炮筒内满是尘土,甚至有士兵在炮筒上晾晒衣物,从而断言北洋水师是一支虚有其表、毫无战斗力的舰队。事实上,北洋水师的主炮管长达三米多,炮口直径约半米,根本不可能拿来晾衣服。而炮筒上沾染的尘土,是由于当时使用的炮弹发射后会在炮筒内留下一些粉尘,这其实是正常现象。至于所谓的“掺沙弹”,那实际是威力巨大的穿甲弹,不可能在日常训练中使用。这些误解,归根结底,是由于一场海战的失败后,北洋水师被抹黑和误解。
另外,让许多人疑惑的是,明明是精通水战的北洋水师,为什么在与日军交战时表现得如此混乱,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,战斗一开始就处于下风。其实,这并非完全是指挥失误,而是主帅故意为之。在战斗初期,双方采用的阵型是纵阵。但随后北洋水师改为一字雁行阵,这一阵型本是陆军常用阵形,而丁汝昌此前是一位陆军将领,习惯使用这一阵型迎敌。可惜的是,这一阵型被日军早已熟悉,并针对性地制定了战术。战斗之前,日本海军高层就下令保持纵阵,避免随意改变阵型。纵阵灵活多变,配合日军强大的火力,北洋水师很快陷入困境。
黄海海战的失败,绝非简单的指挥失误或偶然事件。许多人将其归结为决策错误,弹药不足,甚至是运气问题,但事实上,这场惨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主帅的应变能力不足,舰船损毁严重,沟通不畅,导致北洋水师各部无法协调作战。而旗舰轻易被击毁,背后的原因则是由于战舰年久失修,装备老化。而根本原因,则是海军军费的严重短缺。慈禧太后将大量资金用于颐和园建设,光绪皇帝也下令停止对海军的投资。海军军官们甚至通过购买劣质弹药、虚报库存来谋取私利。清朝政府沉溺于过去的荣耀,生活奢靡,缺乏对国家未来的远见,最终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覆灭。
在黄海海战中,北洋舰队损失了“致远”、“经远”、“超勇”、“扬威”和“广甲”五艘舰艇,舰上官兵全数殉国,“来远号”重伤,几乎被烧成骨架。而北洋水师的总伤亡人数达800余人。相比之下,日本舰队虽然同样遭受重创,松岛、吉野、比睿、赤城、西京丸五艘舰艇受损严重,短期内无法再投入战斗,但日军的总体伤亡为239人。可以看出,虽然日本获得了战术胜利,但他们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。
日本发动黄海海战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在黄海击溃清朝舰队,夺取制海权,然而,从战役结果来看,日本并未完全实现这一目标。然而,日本却通过国内外宣传,将这场海战描绘成“日本大胜”,并深刻影响了国际舆论,抬高了自身的形象,贬低了北洋水师。其实,早在这之前,日本便花费巨资进行舆论战,制造了诸如“高升号事件”和“北洋水军狎妓事件”等针对清廷的丑闻,用以抹黑清朝,为后来的侵略提供“正当”理由。
直到今天,日本依旧试图通过操纵舆论,塑造自己为“大义凛然”的“志士”,并将矛头指向中国。然而,时至今日,中国早已看清了日本的真面目,识破了其虚伪外表下的野心。如今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,不再轻易受到外界不正当舆论的裹挟。中国始终追求和平与共同进步,一切被利益裹挟并暗中抹黑者,最终必将因其自身的野心而自食其果。
杨东晓. 120年: 重新解读被歪曲的中日甲午海战——A北洋水师: 多少事情被歪曲?[J]. 法制博览(名家讲坛、经典杂文),2012(19):6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